把可乐当水喝 30岁的男记者体检查出糖尿病

2018-12-19 09:21 来源: 重庆晨报
调整字体

  近日,一篇名为《向死而生,一名记者的住院日记》的稿件走红网络。稿件中的男记者在单位年度体检中查出了糖尿病,甚至出现了糖尿病足。在体检结果下来以前,男记者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健康的人,“扪心自问,一个健康小伙子何以在三天内成了病床上的‘宝贝’,接连让各科专家会诊?”

  最近,重庆各个单位也迎来了年终体检。这位记者的经历并不是个案,通过年终体检查出糖尿病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

  30岁的他体检查出糖尿病 

  昨天下午3点,位于渝北光电园的一间办公室,30岁的苏先生拿出了办公桌柜子里的血糖仪,进行血糖检测。这一个多月来,苏先生每天至少测量三次血糖,他已经能熟练地背出人体餐前餐后血糖的正常数值,“看《向死而生,一名记者的住院日记》的时候,还以为是我自己写的稿子。”

  11月10日,苏先生拿到了自己2018年的年度体检报告。报告中显示,空腹血糖达到12毫摩尔/L,糖化血红蛋白9.2%,而人体空腹血糖的标准为3.9~6.1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正常4%~6%之间。几项数据,苏先生的检测结果都超高于正常临界值。

  在苏先生的体检报告上,医生建议他重点关注进行复查。苏先生原本并不觉得是特别大的事,“我身体很好,平常连感冒都很少。”但体检报告拿回家后,苏先生的父亲翻看后却要求他立刻到医院复查,态度强硬。苏先生的两个姑父都是糖尿病患者,苏先生的爸爸对各种指标格外留意。

  苏先生再次进行了血液检查,并且在医院进行了24小时的血糖监测,最终结果显示,苏先生确实已经患上了糖尿病,“我才30岁,怎么可能?”

  医生详细询问了苏先生的生活习惯,发现苏先生的糖尿病,可能和他的一个特殊习惯有关——喜欢喝可乐。苏先生对可乐的喜爱超过一般人,“我不喝白水,要是夏天,一天可以喝三四瓶可乐。”苏先生回忆,自己从小学开始,就已经用可乐代替白水了,“我也不喝酒,就爱喝可乐。”

  医生告诉苏先生,长期高糖的摄入,是他患上糖尿病的一大重要原因。目前,经过前期的一系列治疗,苏先生的血糖逐步恢复到了正常水平。也是因为突然发现的糖尿病,苏先生戒掉喝了20多年的可乐,“因为我这个实例,老婆现在连奶茶都喝得少了。”除了不喝可乐,苏先生现在成了一个素食者,家里做饭开始用橄榄油,“虽然刚开始觉得很难过,但想想身体好才是最重要的。”

  中青年发病率10多年间增加8倍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的青年糖尿病人正在迅速增加。重庆市肿瘤医院普通内科副主任医师、重庆市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足学组委员吴绮楠说,2017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1.21亿,其中40岁以下患病率高达5.9%,“与1994年相比,中青年的发病率在十几年间增加了8倍。新增的住院患者中,4个糖尿病中就有3个是中青年糖尿病患者。”

  吴绮楠介绍,城市中的糖尿病人口大部分是2型糖尿病,以前2型糖尿病是属于老年人的“专利”,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肥胖人群踏入了这个行列。

  “我们所说的年轻的肥胖的2型糖尿病,通常与那些钟爱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又不爱运动的‘懒人一族’密切相关。”吴绮楠说,人的体重或腰围的增加,都可以加重胰岛素抵抗,而这正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此外,与单纯肥胖的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患者减肥更加困难,这也为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控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控制糖尿病,不是不吃荤不吃糖 

  很多年轻人在确诊糖尿病以后,会像苏先生一样,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吴绮楠提醒糖尿病患者,饮食的调控要适当,过犹不及。

  像苏先生一样,得了糖尿病以后就完全不吃荤菜是不对的。糖尿病患者应该饮食均衡,每天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占15%—20%、脂肪25%—30%左右。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该荤素搭配。在选择肉类食物时,尽量选择脂肪含量低的瘦畜或禽肉,鱼类可以提供优质蛋白,可适当多吃一些,肥肉和荤油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确实不宜过多食用。

  另外,尽量选择炖、清蒸、烩、凉拌、煮、煲等烹饪方法,不要使用炸、煎、红烧的烹饪方法,“只要注意日常饮食的平衡,注意好量,肉、菜和水果都可以吃。”

  还有很多人认为,糖尿病主要是控制血糖,其他的可以不管,这也是错误观念。糖尿病除了高血糖外,有的还会伴随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代谢紊乱,这叫“代谢综合征”。在控制血糖的同时,降压、调脂、抗血小板、减轻肥胖、控制血糖,为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了依据。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仅要关注血糖的变化,还要关注血压、血脂、体重的变化,做到管理面面俱到。

  本报记者 石亨

  体检季来了 

  又到了岁末年初,一年一度的体检季到来。一份小小的体检报告,不仅能看出一个人的体重、身高,还能体现出你这一年身体内的各种变化,你真的发现了吗?

  在这个体检季,重庆晨报将通过一系列体检季的报道,告诉你这份小小的体检报告中,哪些是你忽略的,哪些是你误读的,哪些是对你尤为重要的。

责编:柳昕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