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支教小伙骑行6732公里万里骑行总遇热心人

2014-07-22 08:30 来源:
调整字体
    

  骑行中的师旌议
受访者本人提供

  师旌议是一个在云南支教的新疆汉族小伙子,也是自行车骑行爱好者。2013年7月,他从所支教的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忙怀乡忙怀中学出发,共骑行6732公里,历时3个月,到达了他的家乡新疆石河子市。在我印象中,他并不是一个很善言辞的人,但同我聊起那次旅途中的故事,却滔滔不绝,细数着一路上的感动。

  藏族老婆婆的面饼

  骑了一天车的师旌议到达西藏江塘镇时已是傍晚,镇子上没有旅馆,住宿便成了首要问题。疲惫不堪的他走进一家藏族小卖部,询问是否可以借宿,店主答应让他付20元借住在自己亲戚家。 

  店主的亲戚是一个藏族老婆婆,她热情地把师旌议让进屋里,端上热水招呼他喝,又询问他有没有吃饭。第二天一大早,老婆婆端上用牦牛奶烙的面饼和热腾腾的酥油茶。骑行路上风餐露宿,这样的早餐可谓丰盛了。用过早餐,师旌议准备继续出发,递上20元住宿费,老婆婆却死活不肯收,反而硬是将剩下的面饼塞给他让他路上吃,眼中满是对他路上艰辛的心疼。 

  他没再见过那个西藏老婆婆,但如今依然记得那面饼的味道。“很香很香,像祖母的味道”。

  维吾尔族大叔的西瓜

  从新疆和田到阿拉尔要经过茫茫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遇到维吾尔族大叔的那个傍晚,师旌议已经在沙漠公路上骑行两天了。就在他停车准备打水解渴时,一辆满载西瓜的大卡车停在了他身边。 

  从车上跳下一个维吾尔族大叔,一手拿着西瓜刀一手托着一个大西瓜,在路边利索地把西瓜切好,招呼师旌议过去吃。师旌议道谢之后便和维吾尔族大叔一同蹲在路边啃起了西瓜。吃完西瓜,大叔说:“你也别推辞,就说你的自行车能带几个瓜。”“小一点的可以带一个。”他刚说完,大叔立即翻身上车抱下一个瓜递过来。师旌议连忙道谢,大叔却说:“谢什么,如果换作是我骑车,你有一车瓜,你也一定会给我的。” 

  谈话中大叔一直称师旌议为“巴郎子”,“巴郎子”是维吾尔族对男孩子的爱称。

  东北夫妇的肉包子

  每年11月初至来年5月是天山封山的时间,师旌议骑车到达天山乔尔玛时已是10月下旬,饭馆、宾馆都已停业,唯一能借宿的地方只有乔尔玛的烈士陵园了。 

  烈士陵园里埋葬的是当年修建独库公路时牺牲的168名解放军战士,看守烈士陵园的是一对东北夫妇,他们听了师旌议的来意后便热情地让他留宿。 

  从聊天中得知,夫妇的儿子也是一名在役战士,和自己差不多年纪。夫妇二人整个封山季节都守在烈士陵园里,7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出不去,运输物资的车辆也进不来,他们冬天所需的食物和用品都是附近村子里的热心村民免费送来的。他们说自己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所以也特别乐意去帮助别人。 

  第二天早上,夫妇做了香喷喷的包子,有肉馅和素馅的。就像父母总把好吃的留给自己的孩子那样,他们把肉馅的包子全都夹进了师旌议碗里,自己却只吃素馅的。“肉馅包子热量高,你还要赶路,多吃点。” 

  6732公里,师旌议独自骑行,但从未孤独。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语言,却拥有同样火热的心;一杯水,一碗粥,一块饼,不但帮他走完了万里骑行路,也让他收获了无数感动。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