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纪念等衍生品如何跳出"千景一面"怪圈

2017-11-17 09:51 来源: 北京商报
调整字体

  在节假日时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在追求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时代里,不少消费者在享受旅游过程的同时也对购买特色纪念品有着一定的诉求。但在很多旅游景点内,旅游纪念品多是“千景一面”,有很多消费者反映,买回家的纪念品除了字不相同,款式犹如复制。此外,质量、价格参差不齐也成为旅游纪念品的通病。

  开发独有IP

  很多消费者都有过在旅游的过程中购买当地特色文旅纪念品留作纪念或是馈赠亲友的经历,然而,一些景点所售卖的文旅纪念品却令人提不起购买的欲望。记者走访了多个景点后发现,许多旅游景点的文旅纪念品都是千篇一律,多个景点都充斥着廉价的仿制文物、劣质字画,这些旅游纪念品几乎毫无地域特色,更无收藏价值,不仅很难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更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人们对景点的整体印象。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的文旅衍生品市场的商业化气息依然浓重,原本一些有着良好自身文化IP的旅游景点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忽略了文旅衍生品艺术美感的表达和呈现,在一味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考量之下,文旅纪念品也丧失了所谓纪念品的价值。

  需求合作避免粗制滥造

  文旅衍生品作为纪念品对于消费者来说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但是在国内市场,除了少数价格高昂的纪念品做工精细外,大部分的文旅商品都不乏粗制滥造的现象。消费者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曾在某景点花费近百元的价格购买了一件名片夹纪念品,然而购买后仅不到半年时间,名片夹上的夹子就出现了掉落。另一位消费者则表示,自己每次旅游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购买一些纪念品,但这些纪念品大多在购买后就被搁置。

  虽然与前几年相比,文旅衍生品市场的质量有所提高,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大量粗制滥造的纪念品依然充斥在各大景点内,尤其以“文化一条街”型景点为甚,这些景点的纪念品多是个体经营,规模较小,缺乏一定的信誉和实力,商家多抱着“做一锤子买卖”的心态,不会追求消费者的再次光顾。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看来,景区有着客流优势,但不具备设计生产特色纪念品的团队,只能从市场选择既无设计又无质量的纪念品,而普通的创意公司又不具备客流的资源,为了保证持续性的运营和产品质量,景区应该主动寻求与第三方创意机构合作,甚至可以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合适的第三方公司,共同开发高质量的文旅衍生品。

  精准定位消费客群

  消费者正是出于冲动型消费心理的驱使,才放宽了对价格和品质的要求,而即便是几十元的商品出现了任何质量问题,消费者一般也不会为此维权,这都给一些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除此之外,文旅纪念品还存在着性价比较低的问题,质量好又做工精细的文旅产品,往往价格不够亲民。

  那么,面对诸多诟病,文旅衍生品怎样才能摆脱“旅游纪念品”的怪圈呢?在业内人士看来,特色文化是一个景区最具价值的资源,因此深挖景区的特色文化成为了开发文旅衍生品的核心之一。在文化与旅游日益贴合的今天,一些独具特色的小型博物馆也结合自身特色开始发展旅游项目。由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和北京紫微阳光有限公司打造的“LIVE IN”沉浸式文旅园区就是一个“文化+旅游”的产物,该园区以“香道”为特色,贯穿整个园区,让游客能够切身感受到香与生活的关系,而不仅仅只是隔着博物馆冰冷的玻璃,记者在该园区内发现,基于香文化的特色,园区内的衍生品包含了器型传统但是可插电的手捧香炉等一系列传统香文化与现代生活结合的产品。北京紫微阳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荣表示,“我们希望能突出文化方面的特色,对古代艺术品在文化内涵和器型、材质等做到最大程度的复原,并将传统改为当下,发展传统元素,赋予一件衍生品新的理解和内涵”。

  对于潘家园来说,文化市场和旅游景点的双重属性让品质和质量成为潘家园文旅衍生品的核心。今年底,潘家园第一家自营店也将在潘家园市场内正式开业,而自营店内的商品质量问题则成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潘家园相关负责人王晶节表示,潘家园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一个景点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但与景点不同的是,潘家园有着大量的回头客,保持品质才是打造品牌影响力的关键。潘家督造系列产品,就以“不再让小白吃药”为初衷,通过与高品质的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发产品,保证产品在品质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马嘉会 宗泳杉)

责编:江婧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