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漫漫扶贫路碧桂园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

2018-12-29 15:37 来源: 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碧桂园集团总部大楼

    扶贫签约仪式

    国华中学现代化网络教室

    仲明大学助学金受助者

    碧桂园志愿者

    碧桂园志愿者协会

 

    1992年,碧桂园从广东顺德起航的一叶扁舟,历经1/4个世纪的发展,成为破浪海外的行业巨舰。只因26年来,他们心中始终秉持一句话“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26载风云变幻,26年的跌宕起伏,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顺应着中国经济腾飞的步伐,碧桂园将业务横跨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酒店、机器人产业、现代农业等诸多领域,成功进驻全国超1000个城镇,在全球范围内布局1000多个项目,服务超300万业主,终于成长为一家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公司。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情怀,需要坚韧,愿意为了国家和人民而努力,用自己的付出让行业发展得更好。企业家精神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发展,更多的是承担对整个社会、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责任。碧桂园在做的就是传达“不仅要成为地产行业的价值创造者,也要成为社会责任的勇于承担者”这份心声。

    1997年4月21日,从碧桂园集团主席杨国强提出每年捐资100万元,创立仲明大学生助学金开始,碧桂园就踏上了长达21年的漫漫扶贫路。从匿名捐赠到教育扶贫、救灾赈灾再到产业扶贫;从广东到广西,从四川到海南;从扶贫到人、扶贫到户,再到扶贫到村。

    今年,碧桂园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战略号召,在国务院扶贫办公室等政府机构的支持和指导下,从全国选取14个贫困县(包括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结对帮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截至目前,碧桂园已在扶贫之路上,累计公益投入超42亿元,直接帮助近20万人脱贫,带动近200万人就业。

    在集团的带领下,碧桂园湖北自建区以来就投身于公益事业。多年来,碧桂园湖北在党建扶贫扶志、产业扶贫扶富、就业扶贫扶技、教育扶贫扶智等领域均有涉及。在黄冈中学创立“国华班”、在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创办两个碧桂园班,让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开展扶贫调研,落地凤凰优选,为滞销农产品解决销售出路并设立扶贫产品专柜等。

    践行公益、回馈社会、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碧桂园的扶贫行动任重而道远,他们仍在为人民美好生活砥砺前行。

    “我不忍看天地之间仍有可塑之才因贫穷而隐失于草莽,为胸有珠玑者不因贫穷而失学,不因贫穷而失志,方有办学事教之念。”碧桂园集团主席杨国强曾这样说。

    自碧桂园从事扶贫事业起,一直秉持着“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理念。1997年初,当时仅有几百万身家的杨国强,首次拿出100万元捐资设立了第一个大金额的公益项目——教育板块的“仲明大学生助学基金”。基金成立20周年,累计9664名贫困优秀学子获得资助。

    2002年,杨国强再次捐资2.6亿元创办了纯慈善、全免费的全日制寄宿中学——佛山市顺德区国华纪念中学。此后,每年投入国华纪念中学的资金都超过4000万元。截至目前,国华中学共接受并帮助了近3000名学生接受高中教育,重点本科录取率达96.66%。

    2007年,杨国强出资5500万元创办全国免费的国良职业培训学院。累计出资1.4亿元,共计资助14466名农村退役军人接受培训,并帮助使其走上工作岗位;2014年,杨国强出资4.5亿元创办了全国唯一免费的大专学校即广州碧桂园职业学院;2017年,杨国强捐款1亿元启动“惠妍教育助学基金”,致力于为顺德区内贫困失学儿童提供帮助;2018年起,碧桂园每年向清华大学捐资22亿元用于资助学子人才。

    正是在碧桂园集团的感染与带动下,自2017年12月以来,碧桂园湖北区域在湖北开启了22场以“梦想碧桂园·百城公益行”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扶贫”活动。该活动已到达过20个省市自治区、100多个城市。

    2018年7月,碧桂园湖北区域与丹江口联合开展“捐赠国学希望教室”活动,为浪河镇中心小学捐赠价值20万元国学教室及《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三门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质课程普及到丹江口市,让留守儿童们有更多机会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碧桂园湖北的“教育扶贫”,才迈出漫漫征程的起点。他们将“未来不再有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作为目标,坚定地走在这条公益之路上。

    媒企联动 探索“智力扶贫”新模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智力扶贫是一项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战略举措,不仅为千千万万农村寒门子弟帮助其家庭脱贫致富创造了出路,甚至可能改变几代人的命运。

    2018年,是碧桂园探索“智力扶贫”新模式的崭新之年。

    2018年1月19日,碧桂园集团联合新华社湖北分社投入150万元在武汉市江夏区启动“智力扶贫”行动。活动中,碧桂园向湖北全省4821个贫困村及各贫困县有扶贫任务的7896个行政村赠阅15000册《半月谈》杂志。

    作为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碧桂园集团订阅《半月谈》向湖北省内贫困村赠送,既实现了智力扶贫的目的,也是对党中央政策的最好响应。

    2018年6月20日,碧桂园湖北党委与多家媒体一行赴巴东、远安等地,开启了为期两天的精准扶贫调研活动。这是碧桂园湖北党委与媒体党支部联合开展支部共建活动的一次尝试,也是践行社会责任的新探索。

    2018年10月28日,由碧桂园集团湖北区域黄冈城市公司党支部联合黄冈市浠水县县政府、新华网湖北分公司党支部,共同举办主题党日“精准脱贫,携手同行”之走进浠水县长岭岗村、连二塘村关爱贫困户行动。

    这次活动集合了政企媒三方力量,凝聚了各方在资源整合、宣传推广、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独特“智力”优势,通过此次合作建立一个“专家智力库”,深入了解当地贫困户的困难,从根源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今年,碧桂园湖北将采取1+3模式,即1个党支部+1个媒体+1个社区+1个贫困村的模式,凝聚合力,确保碧桂园的“智力扶贫”能精准到“五个一批、六个精准”。

    凤凰落户 开启“优选”产业扶贫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一直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力量。碧桂园集团作为民营企业的杰出代表,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更是在成立的26年中孜孜不倦地投身扶贫公益事业,产业扶贫正是扶贫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工程。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贫困地区要发展,贫困人口要可持续地发展,脱贫致富,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必须走产业扶贫的道路。企业在农村不仅和农民工结合,还可以跟资源拥有者农民相结合。

    碧桂园集团相关负责人曾介绍,对一个扶贫的企业来说,需要产业发展有盈利,以碧乡为例,就是扶贫工作的社会企业,通过转化贫困村的自然资源,打造乡村旅游,连接到贫困的受益人员,真正让老百姓受益,达到三方双赢。除了基本的成本,企业是不分配利润的,这部分利润继续投入到扶贫事业或者慈善事业的再发展中,实现可造血,可发展,可持续。

    从整村扶贫到整县扶贫。2010年,碧桂园在树山村大力发展苗木产业,得到了成功实践。自此,碧桂园将“造血式”产业扶贫模式,迅速在更多地方进行复制:在广东韶关营盘村建立番薯合作社;在潮州市黄正村打造茶叶产业园和茶叶加工厂……每选定一处扶贫点,碧桂园都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助推精准脱贫。

    2018年,碧桂园联动旗下的农业控股公司,在全国13县开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行动。经评估合格的特色农产品,碧桂园将通过新零售品牌“凤凰优选”和自有农业品牌“碧乡”两大平台进行销售,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2018年8月18日,碧桂园“凤凰优选”正式入驻武汉,18家店面同步开业,专门开辟了“扶贫产品专柜”。首批扶贫产品2000公斤秭归高山土豆摆上货架、推向市场。而这正是对此前碧桂园扶贫调研承诺的积极兑现。

    凤凰优选社区超市作为碧桂园旗下社区生活服务品牌,紧随集团扶贫步伐,从社区走进各个受帮扶的贫困县,坚定推进扶贫开发,通过招聘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导入当地农副产品等举措进行产业扶贫。

    正如前文所说的,扶贫是一项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战略举措,扶贫之路漫漫而修远兮,碧桂园仍将肩负着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在这条扶贫路上持续探索、继续前行。正如杨国强曾经说过的那样——“这是我们的本分,也是我们使命、责任、良心的体现。”

    未来,碧桂园将通过14县的扶贫经验形成“四库”,即产业资源库、就业岗位库、专家智库、贫困户动态数据库,以便持续跟踪贫困户实现永续脱贫,助力国家打好精准脱贫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文/冷靖华

责编:马申汇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