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助力汉口医院打造中部医学康复中心
武汉市汉口医院建于1897年,康复医学科为武汉市临床重点专科,同时也是中部康复医学中心,具备承担国家区域性工伤康复服务的能力,不仅达到中部地区领先、国内一流的规模,还拥有一支技术权威、经验丰富的优秀团队,目前中部康复医学中心拥有500余件、套先进的康复设备,其中康复评定设备是中部地区最先进最完备的康复评定系统,2013年9月,武汉市汉口医院被湖北省卫生计生委正式批准增挂第二院名——武汉市康复医院,大量来自1+8城市圈的患者朋友从这里走向康复。
“擎天柱”让瘫痪女子“站起来”
昨天上午,在市汉口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运动治疗室内,双腿瘫痪的任女士,正在一个巨型“擎天柱”机器人的帮助下“漫步人生路”。这个“擎天柱”就是湖北省首台“下肢康复机器人”。
3个月前,任女士因为不幸被重物砸伤,全身多发性骨折,包括肩胛骨﹑多处肋骨及胸椎椎体。尽管手术成功捡回一条性命,但却失去了行走能力。半个月前,她到市汉口医院康复医学科尝试在“擎天柱”上进行功能锻炼。任女士“站”到机器人架上,“擎天柱”启动,任女士本来瘫痪的双腿开始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她步伐的速度、大小与健康人一模一样。同时音乐响起来,任女士看着前面大屏幕里的游戏场景并随之“上坡”、摆动。在半个小时的“漫步人生路”中,任女士觉得:“我真的有正常行走的感觉,医生说我坚持训练,用不了2年就有康复的可能!”
市汉口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彭涛介绍,“下肢康复机器人”主要用于中风、颅脑损伤、脊髓损伤等造成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行走训练,高3.2米,重2吨,因为体型庞大、康复功能强大,被医生、患者亲切地称为“擎天柱”。
“上肢机器人”教中风老人“摘苹果”
60岁的老李两个月前突发脑梗塞导致右侧肢体偏瘫,虽经过抢救转危为安,但右侧肢体活动仍然受限。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老李慢慢可以拄着拐杖自行行走。但是让老李感到失望的是右上肢抬不高且麻木疼痛,手指抓不住筷子,穿衣吃饭上厕所都要家人照顾。
家人带老李来到市汉口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了专业评估,医生推荐老李使用“上肢机器人”进行训练。伴随着音乐和摘苹果游戏,老李每天都在愉悦的心情中完成了训练。两周过后老李感到右手有了力量,抬起来轻松不少,麻木疼痛感有了改善,虽然使用筷子还不利索,但穿衣服的配合度大大提高。
杨珺医生介绍,“上肢机器人”是一款针对上肢训练的康复设备,运用计算机技术实时模拟人体上肢运动规律,拥有一个可调节的上臂支持系统,增加的智能反馈和三维运动空间,可使功能治疗训练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进行。
“神奇的手套”恢复装修小伙握力
27岁的小魏是一名装修工,工作中被掉落的玻璃割伤了右侧上肢内侧。术后因损伤神经和肌腱,造成右手指握力差,手腕不能伸展,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在市汉口医院康复医学科,他接受了专业的评估与训练,其中一台手功能训练智能系统就像是为小魏量身定制的。这个系统由一台电脑和一双手套构成,小魏每次训练时只用带上手套进入到电脑中的游戏界面就可以开始进行手部力量训练了。这款赛车游戏极大考验操作者的反应力和手部力量。经过两周训练,小魏的右手已经可以在左手的帮助下完成拧干毛巾自己洗脸的动作,小魏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康复医学科赵强医生介绍,“神奇的手套”智能系统一方面可以提高手部功能另外也可以提高训练积极性,是手功能康复领域又一康复神器。(通讯员李京 李俊平)